
怎么样正确鼓励孩子的好行为
过分的鼓励带来的危害
在现代社会,很多年轻爸爸妈妈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他们常常用夸张的口吻来表彰孩子的好行为,以此来巩固这类行为。然而,过分及不当的鼓励或许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第一,太过高调和夸张的鼓励对于小于5岁的孩子来讲是无用的。孩子没办法理解抽象的夸奖,他们不知道我们的什么行为被叫做“天使”或是爸爸妈妈的“骄傲”。相反,具体而低调的鼓励愈加有效。譬如,当孩子主动帮助家务时,爸爸妈妈可以说:“你今天早上主动帮母亲铺床,我真开心,谢谢。”如此的鼓励告诉孩子这是应该培养的行为,而不是为了爸爸妈妈的赞美。
第二,过分的鼓励或许会引发孩子的反感和不安。孩子会怀疑爸爸妈妈的夸奖是出于我们的目的,他们会感觉爸爸妈妈为了让自己乖乖就范才这么说,如此的鼓励或许会引发孩子的抵触心理。
除此之外,过分的鼓励还可能致使孩子对挫折和批评的不适应。研究发现,遭到过分表彰的孩子在集体日常适应得较慢,情绪低落,人际关系也不佳。由于过度的夸奖给孩子导致了一种错觉,让他们感觉自己是最好的,或者自己做事从来不会错。一旦遭到批评,他们就会非常受不了。
最后,过多的物质勉励或许会让孩子培养“任何事先讲条件”的习惯。有的爸爸妈妈常常用孩子喜欢的玩具、食物等来“笼络”他们,如此做会削弱孩子从做事的过程中获得开心的能力,让他们培养索要奖励和讨价还价的习惯。
怎么样正确鼓励孩子的好行为
正确的鼓励应该具体、真切和低调。以下是一些鼓励孩子好行为的办法:
偶尔表彰
频繁的表彰会让孩子对表彰产生麻木感,因此偶尔的表彰更有意义。当孩子的好行为渐渐巩固后,不必常常表彰他,偶尔的表彰足以让孩子了解爸爸妈妈仍在关注他,但好行为是为了自己受益而做的,而不是为了爸爸妈妈的赞美。
用身体语言
孩子越大,口头鼓励越容易被忽略,但身体语言却更容易被同意。爸爸妈妈可以用手势和动作来表达鼓励,譬如眨眨双眼、竖起大拇指等,如此孩子会了解爸爸妈妈注意到了他们的表现,这比当众赞扬更让孩子欣喜。
幽默的暗示
用幽默的方法来表彰孩子的好行为可以让他们愈加愉快地同意鼓励。譬如,当孩子把房间整理得非常干净时,爸爸妈妈可以说:“是什么小巫师骑着扫帚来到这里,把这里整理得如此干净?”如此的表彰方法可以让孩子在强化好行为时没心理重压。
用“表彰日记”
口头表彰比较容易被遗忘,而用“表彰日记”可以让鼓励的记忆保存下来。爸爸妈妈可以为孩子筹备一个日记本,在上面贴上小红花或红五星来表彰他们的好行为,并加注具体的鼓励内容。如此的“表彰日记”可以成为孩子一生中的宝贵礼物。
夹杂巧妙的批评
在鼓励性的话语中夹杂一些对孩子不足的巧妙批评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认识我们的问题。譬如,当孩子整理玩具时,爸爸妈妈可以说:“你把所有些玩具都送回了家,做得非常不错,但它们有不一样的‘睡觉方法’,你让它们回到我们的房间了吗?”如此的表彰方法可以让孩子注意到我们的不足并改进。
正确的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内在的责任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律能力。爸爸妈妈需要注意用适合的鼓励方法,帮助孩子进步好的行为习惯和品格。